邦誠動態
政策資訊
干貨知識
合作問答
會計處理
資料下載
相關推薦
2月19日,下調購房契稅,買房除了繳契稅和營業稅,還要考慮哪些稅?
日期 :[2016年02月29] 編輯 : 邦誠財稅 【糾錯】 瀏覽次數 4522
對于房地產交易者來說,稅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塊成本。
2月19日,財政部、國家稅務總局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聯合發布《關于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、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》(財稅〔2016〕23號),對個人購買住房契稅、個人出售住房營業稅的優惠政策進行了調整。這次個人住房交易環節稅收減免新政立刻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。房地產與稅收有哪些“親密關系”?
先得說明,在我國現行稅制中,房地產稅不是一個獨立的稅種,而是房地產所涉及的諸多相關稅種的總稱。如果把目光延伸至整個房地產產業鏈條,會發現涉及眾多稅種。
在房地產保有環節,我國目前存在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,但這個兩個稅的征收對象比較特殊。除了進行房產稅改革試點的上海、重慶,對個人而言,在住房保有(持有)環節是沒有稅收負擔的。當然,目前國家正在推進的房地產稅的立法工作,將可能改變這種局面。
下面所說的,是在房地產流轉、交易環節,主要是在房屋的買賣或者租賃過程中,可能產生的稅收:
1、土地增值稅
以納稅人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、地上建筑物及其附著物所取得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,依照規定的稅率征收。實行4級超率累進稅率,稅率分別為30%、40%、50%、60%。
2、契稅
以出讓、轉讓、買賣、贈與、交換發生權屬轉移的土地、房屋為征稅對象,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。出讓、轉讓、買賣土地、房屋的稅基為成交價格,贈與土地、房屋的稅基由征收機關核定,交換土地、房屋的稅基為交換價格的差額。稅率為3%—5%。
3、營業稅
對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、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征收。營業稅按照應稅勞務或應稅行為的營業額或轉讓額、銷售額依法定的稅率計算繳納。除了娛樂業實行20%(其中臺球、保齡球適用5%)的稅率外,其他稅目的稅率為3%或5%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近年來,出于調控房地產市場的需要,房地產交易環節的契稅和營業稅進行過多次調整。目前的適用稅率是以上述最新的《關于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契稅、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》(財稅〔2016〕23號)為準。
4、耕地占用稅
對占用耕地建房或者從事其他非農業建設的單位和個人,依其占用耕地的面積征收。其稅額標準在每平方米5元~50元之間。納稅人必須在經土地管理部門批準占用耕地之日起30日內繳納耕地占用稅。
5、城市維護建設稅
對繳納增值稅、消費稅、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征收。它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、消費稅、營業稅為計稅依據,區別納稅人所在地的不同,分別按7%(在市區)、5%(在縣城、鎮)和1%(不在市區、縣城或鎮)三檔稅率計算繳納。城市維護建設稅分別與增值稅、消費稅、營業稅同時繳納。
6、印花稅
對在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、領受稅法規定的應稅憑證的單位和個人征收。印花稅根據應稅憑證的性質,分別按合同金額依比例稅率或者按件定額計算應納稅額。比例稅率有1‰、0.5‰、0.3‰和0.05‰四檔。
房地產印花稅的稅率有兩種:第一種是比例稅率,適用于房地產產權轉移書據,稅率為0.5‰,同時適用于房屋租賃合同,稅率為1‰,房產購銷合同,稅率為0.3‰;第二種是定額稅率,適用于房地產權利證書,包括房屋產權證和土地使用證,稅率為每件5元。
7、企業所得稅
在中國境內的一切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(不包括個人獨資企業、合伙企業),為企業所得稅納稅人。企業所得稅以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,減除不征稅收入、免稅收入、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,為應納稅所得額。稅率為25%。
8、個人所得稅
以個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(包括個人取得的工資、薪金所得,個體工商戶的生產、經營所得等11個應稅項目)為對象征收。除工資、薪金所得適用3%~45%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,個體工商戶的生產、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、承租經營所得適用5%~35%的5級超額累進稅率外,其余各項所得均適用20%的比例稅率。房地產出租和出售所得屬于《個人所得稅法》中規定的財產租賃所得和財產轉讓所得,適用20%的比例稅率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對買方或者賣方來說,并非要同時承擔上述全部稅收,而是只有在符合征收條件的時候,才須承擔。
房地產相關稅收既是我們個人購房考量的重要因素,更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。財政部發布的2015財政收支情況,雖然沒有全面披露相關稅收的數據,但從其中幾個數據已可見一斑:房地產營業稅6104億元、房地產企業所得稅2871億元、契稅3899億元、土地增值稅3832億元、耕地占用稅2097億元、城鎮土地使用稅2142億元。
房地產稅的歷史在我國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時期。《禮記·王制》中就有“廛,市物邸舍,稅其舍而不稅物”的記載,這是歷史上最早有關“房產稅”征收的規定。
上一頁:企業常見的十五大稅務風險!
下一頁:納稅信用級別按什么標準劃分?根據哪些信息評價納稅信用?怎樣認定A級